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业内新闻 > 动态新闻

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

——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总设计师陈善广揭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秘诀”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飞天”的献身,美丽的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驱使着人类不断探索未知的疆域。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走出地球摇篮”,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终于成真。作为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可靠性要求最严和风险挑战最大的重点工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刷新着“中国高度”。

03.jpg

        9月3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总设计师陈善广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他从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中国载人航空工程等方面展开,将几代航天人接力奋斗的故事娓娓道来,揭秘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秘诀”。

        “你能飞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扬多高”

        1961年至今,世界载人航天走过了60余年的辉煌历程。从加加林首次飞天到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从航天飞机巡游太空到和平号空间站的长期运行,从多国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到各国竞相提出载人深空探索构想,载人航天能力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从近地空间迈向月球,并以向深空延伸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04.jpg

        什么是载人航天?为什么要开展载人航天工程?陈善广从这两个问题开题,从世界航天史的角度向观众们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要意义。陈善广说,杨利伟在国外出席华人华侨活动时,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华侨拉着他的手,语调颤抖,脸上满是泪痕:“你们飞多高,中国人的头就能昂多高!”

        1965年,毛泽东说出“可上九天揽月”的豪迈预言。38年后,正值38周岁的杨利伟乘坐着神州五号首飞,将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的太空。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执行飞行任务;神舟七号飞船上,翟志刚穿着我国自制的舱外航天服首次出舱,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神舟九号飞船载着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进入太空;神舟十号飞船15天在轨飞行中,完成了交会对接,开展了近40项科学实验,并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一号完成33天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完成两次出舱,在轨驻留三个月;神舟十三号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并首次在太空跨年;就在大讲堂的讲授过程中,神舟十四号飞船还在太空遨游……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足音铿锵。

        多维度工程技术助力飞天梦想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这是航天领域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一点点”的背后,是无惧挑战的战斗精神,也是多维度保障,通力解决问题的合作精神。

        太空环境恶劣,因此,航空人的训练近乎苛刻,包括了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专业技术训练等九项训练。不仅如此,科研队伍中工程师同样要根据特殊需求进行选拔。陈善广说,想要保证航空人安全飞行,背后是载人航天技术、航天医学与生命保障工程等多方面保障的成果。航天员在轨生活特别是长期飞行面临的生存保障就是航天医学与生命保障工程的成果。通过携带式生命保障(短期生保)系统、物理化学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等环控生保技术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在复杂太空中人工建立一个适合航天员长期生存的密封舱内环境。

        当被观众问到长征二号F火箭是否有改进与更换的可能。陈善广表示,目前正在规划、研究新一代的火箭,但技术的提高是有节奏的,目前长征二号F火箭是最安全且值得信赖的。同时,他指出,想要在经费许可内低成本进入太空,需要许多领域的支撑。工程的背后是技术,现在的技术大多数在应用层。自神舟一号以来,工程组织实施了涵盖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空间天文、空间材料、微量力流体物理、空间环境探测、地球科学和伴随飞行微小卫星等领域约百余个空间科学和应用项目,验证了一大批新型技术并在部分前沿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丰硕成果,但还需要更多的重大突破。“空间科学领域的指南即将发布,希望能够带动基础学科的发展,联合攻关。”陈善广说道。

        敢做“第一人”,勇闯科学探索“无人区”

        伟大精神孕育于伟大工程实践中。中国第一代舱外航天服是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研制和完成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从整体的设计到各个部件的设计,试验、验证、总装的所有过程主要是在借鉴俄罗斯公开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利用我国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成果实现的。按照舱外航天服的正常研制程序来讲,需要八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用了四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工作。陈善广说,“国际上有人问我,我们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航天服的。我告诉他,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一天当两天用,一天工作16个小时,四年相当于八年。”因此,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完成,除了技术体系创新以外,更多的是参试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拼搏精神。“任何个人的能力都是渺小的,但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伟大的,也是一种航天文化的象征”,陈善广总结道。

        在回答几十年的工作中有没有一两件事情让自己特别难忘时,陈善广动情地说:“航天员景海鹏、聂海胜三次登上太空,尤其是景海鹏,已经是从‘小伙子’变成了‘爷爷’,如此多次冒着危险登天,定然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使命与责任。”景海鹏曾经说,“航天员是我的职业,飞行是我的梦想”,即使两位航天员在面临众多家庭问题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牺牲小我,成就中国的航天事业。两位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在十年前第一次上太空时还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第二次时都成了妈妈。她们进入任务训练后再也没有更多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但是为了国家的事业,依然选择了义无反顾。

        2022年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十周年。“三十年前,国家启动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我被任命为航天员系统的副总设计师,还不满三十岁。可见工程早期就注重培养年轻人,作为个人来说责任与压力巨大。”陈善广回忆道,“很庆幸我赶上了一个伟大时代,很骄傲能成为一位航天人,投身载人航天这一宏伟事业是我一生的荣耀。”陈善广说,“神舟十四号飞船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都很年轻,但表现都十分优秀,看到航天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很开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