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媒体关注 > 媒体关注

李湛军:由为买书向为买书人服务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日期:20181218

  

        ■李湛军(北京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发行集团开展多种类型阅读推广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为例,该活动始于1994年,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发行集团等共同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以书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读书育人、提高素质、励志强国的目标。活动至今已走过24个年头,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市),累计有3亿多人次参加并从中受益。同时,北京发行集团还通过向天津、海南、云南等省市的贫困地区捐赠图书、在书店黄金位置展示正能量图书等方式,宣传主旋律,向社会弘扬阅读文化。

  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10年间,新华书店发生的变革超过了以往30年变化的总和。作为文化产业中转企最早的行业,新华书店由过去的计划经济、纯垄断行业转向市场化运营,垄断的单一渠道被打破,民营书商、国外经营商的加入,跨地域销售的形成,网络书店的发展等,使得竞争加剧:首先,出版社对实体书店的依赖减弱,实体书店成为出版社图书的价格体验店和图书陈列平台。其次,书店由以品种多而全吸引读者,变成现在的线上品种齐全、线下经典图书。再次,图书商品存在区间码洋经济,当下实体书店零售利润空间被挤压。因为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的增加和网上折扣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书店赢利码洋区间由过去图书定价的40%缩减到10%甚至没有。如果书店的销售形不成规模,书店经营甚至可以说是亏损的。面对这样的境况,实体书店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更为特殊的是,因为没有教材教辅销售权、多元化发展受到地域局限,北京发行集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对此,北京发行集团加大线上线下连通,从2017年开始已经实现了店店上线云平台,创新解决了中小门店图书品种少的难题,再加上人员成本降低、多元产品盈利,中小门店一跃成为新的赢利点。

  “最后灭掉你的不是同行,而是外行”,“书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书店”,因为这些企业并不依赖卖书而生存。我认为未来成功的书店一定是跨行业跨界的“共生”发展。因此,北京发行集团要打造实体书店集群效应,形成品牌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第一,大型实体书店集群。大书城从全民阅读角度,在精品展示、文化活动等社交生活方式方面,营造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未来北京发行集团将以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亚运村图书大厦等7个图书大厦为“航空母舰”,打造一个引领全民阅读,实现全国图书标准化、权威化、信息化的大的阅读场域。

  第二,24小时书店集群。24小时书店偏重于打造健康的文化夜生活,为一些夜生活读者提供理想的文化交流、夜读的社交场地。目前北京发行集团已经开设了中国书店燕翅楼店、新华书店花市书店、新华书店香山店等24小时书店,力图通过24小时书店引领文化夜生活。当然24小时书店会有它的特点,晚上的读者不以买书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阅读、探讨、交流。而咖啡、饮料等多元产品经营可以从中寻求商机。

  第三,商超书店集群。根据不同社区,例如超市、高速公路、医院、学校等区域,打造不同站点来服务读者集群,它既是特色图书的服务网点,同时还是综合文化生活的服务网点。

  第四,无人值守的便利书店集群。该类书店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它既能通过云平台技术实现图书的销售,同时还能把超市、生活便利的服务捆绑一起,将服务延伸到各个社区,成为引领人们阅读生活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