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集团信息 > 综合信息

八月飘香逛书店(四)中国书店古籍书店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很高兴有机会给大家介绍我们的书店——中国书店古籍书店。

z2.jpg

        古籍书店位于北京著名的琉璃厂西侧大街,夏日沿着槐花黄,促织鸣的街道,进入这幢面积近八百平米二层仿古建筑,向内望去精品字帖、书法技法、艺术理论、美术画册、文史图书,数万册展陈其间。另有五十余平米的独立区域提供二手文史书万余册,为书虫们提供淘书之所,享受淘书之趣。拾级而上,环顾二层盈架的明清线装古籍,汉唐碑刻拓片,一时竟有梦回前尘之感。

        早在清朝雍乾年间,为接待各省进京会试的举子,居京的外籍官绅纷纷在宣武门外建立会馆,且宣南一带汉族京官的宅邸又不断增多,琉璃厂地近内城,又小有林泉之幽,更成人文荟萃之地,如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扬州八怪之一罗聘均曾在此客居。至于孙承泽的研山斋,龚鼎孳与朱彝尊的古藤书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等,更是当时文人心驰神往之处。至光绪初年,琉璃厂一带的书肆多达二百二十余家,书肆门前冠盖车马终日不绝。

        时至今日古籍书店也是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乐土,一进正门,便是文房文创区,除原有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等畅销商品外,还推出了中国书店监制的自主品牌书法美术用品,增加了文房清供、明清瓷器、书画小品、玉石杂项、老物件等经营品种。置身其中,享受到古朴雅致的环境,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体验热情周到的服务,定会有如沐春风之感。一层中厅是由旧式天井改造而成的,秋冬时节,阳光从玻璃天顶洒下,静静的看看书,度过一个慵懒的下午,这就产生了另一番乐趣。

z3.jpg

        沿着楼梯来到二层,映入眼帘的便是让人目不暇接的古籍善本,汉唐碑拓,开放式的书架,沉浸式的体验,这便是中国书店来薰阁书店。自1956年,来薰阁书店经公私合营并入中国书店,为读者服务。至2014年10月,迁至琉璃厂西街三十四号,落户在了古籍书店的二层。

        回溯往事,清咸丰年间当时的来薰阁店主陈姓,店名“来薰阁琴室”,是一家收售古琴的店铺。光绪二十余年,典租他人经营。民国元年,由陈家叔伯子孙陈连彬收回,开始经营古籍,店名仍称“来薰阁琴书处”,有不忘祖业之意。1922年前后,陈连彬将其侄陈济川招来。陈济川精明干练,善于经营,熟悉古籍版本。自此,来薰阁逐渐兴旺,成为琉璃厂最大书铺之一。著名版本学家雷梦水先生在《琉璃厂书肆四记》中评价“其人对版本甚精,业务经验亦广,虽年过花甲,记忆犹强,凡稀见之书,某年售价若干元,归何处,随口说出,无稍差。”

z4.jpg

        在这个书籍数字化,阅读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在坚守传统书店的阵地,努力挽留纸质书,希望有人能够沉下心来认真阅读文字。像高中时宿舍熄灯后,在被窝打着手电筒,偷偷地阅读一本书一样,专注于书中的人物,思考故事的意义。“当网络算法会把‘最适合你的书’推荐给你的时候,只有书店仍然在呈现可能与你不一样的价值观,让你有意外遇到那些算法无法知晓的、打动你的书的机会。”我们请您接受这早早准备的好意,带走一本好书。

        对于钟情于书店的我们来说,书店,是图书的中转站,书店,是人生的加油站,书店,是你我缘之所在。书店,是月光照耀下的“纯真年代。每个人总有那么一点东西,藏在内心里,多年不会触碰,却一直高高在上,不可侵犯。去书店,其实只是让深藏在内心里的情愫得到解脱。每个人都只是在这个仪式一般的地方,找寻一种家的感觉。那是一种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地方能给予的感觉。


(中国书店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