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璀璨。其流传至今,浩瀚的典籍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京城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书香京城”的践行者,北京发行集团所属中国书店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秉承“为书找读者 为读者找书”为服务理念,推出“中国书店传统文化阅读书单”,以阅读书单的形式满足广大读者需求,搭建传统文化阅读桥梁,感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精神。
“中国书店传统文化阅读书单”中的图书,选自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工委”)四十余家委员社所推荐的优秀经典作品,内容涵盖古典文学、历史著作等方面。我店将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每月发布一期内容,每期精选10种优秀图书作品分享给读者。并在琉璃厂地区读者服务部、古籍书店店内设立专架同步展陈线上阅读书单所推荐的作品,欢迎读者朋友亲临品鉴选购。
推荐一:《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全五百册)。《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选本。分经、史、子、集四部,总42类,463种,20828卷,11178册。是从修《四库全书》征集的万余种图书中精选而来,其中珍本、孤本、善本众多,汇集中国数千年文明精华;篇目浩大,包容广博,涵盖中国古代各学术领域,是传统文化的一次大结集。《荟要》选目精当,思想学术、义理辞章俱属上乘,考订精善,校对严谨,制作精审,错讹极少,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布面精装500册,兼具研究和收藏价值。
推荐二:《历算全书》(全六册)。本书是清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历算著作的合集,共计29种(另有1种存目无文),即《三角法举要》《勾股阐微》《弧三角举要》《环中黍尺》《堑堵测量》《方圆幂积》《几何补编》《解八线割圆之根》《历学疑问》《历学疑问补》《交会管见》《交食蒙求》《揆日候星纪要》《岁周地度合考》《春秋以来冬至考》《诸方节气加时日轨高度表》《五星纪要》《火星本法》《七政细草补注》《仰仪简仪二铭补注》《历学骈枝》《授时平立定三差详说》《历学答问》《古算衍略》《笔算》《筹算》《度算释例》《方程论》《少广拾遗》。此次点校,以雍正元年刻本为底本,以雍正二年刻本、《梅氏丛书辑要》本、《四库全书》本等为校本,并重新绘制了书中所有的图表、算式等。书末附有《勿庵历算书目》《梅文鼎历算书序跋》《梅文鼎传记资料》。
推荐三:《中国古代女性社会生活史料辑刊》(全五十六册)。本书汇集女性社会生活主题历史文献一百四十七部,依据内容分为女性规范、女性传记、女性生活、女性文艺四大类,各类之下依据内容形式下分不同小类。同时,《绿窗女史》《奁史》等重要丛书类书予以收录并归入女性生活类,以期反映古代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的整理出版将为中国古代女性学术研究、社会研究等多领域史学研究提供充足的史料支撑。
推荐四:《梁清标集》(全二册)。本书是杜桂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中的一种,由王馨鑫博士整理。本书收录清初名臣、著名文人梁清标的《蕉林诗集》《蕉林二集》《蕉林近稿》《棠村词》《棠村词二刻》《棠村乐府》《蕉林文稿》《惹香居合稿》《上谷语录》。“附录”分为《传记资料》《年谱简编》《酬唱追赠》《序跋赞题》四部分,为进一步研究梁清标提供了便利。整理者对梁清标诗集、词集、文集、杂著等做了细致的校勘和准确的标点,搜集了丰富的与梁清标相关的有较高价值的文献资料。该书是研究梁清标、梁氏家族乃至清初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推荐五:《新续嘉兴藏·䒢溪行森禅师楚云明慧禅师合卷》。《新续嘉兴藏》是对《嘉兴藏》释家经典结集工作的继承与发展。《新续嘉兴藏》计划把近三百年来,没有收入《嘉兴藏》的高僧大德的著作、语录以及高僧大德的传记,按照时代顺序,以一位高僧的语录、传记为主体作单行本发行的形式,陆续出版,以此延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䒢溪行森禅师楚云明慧禅师合卷》共收录两种文献,即《明道正觉䒢溪行森禅师语录》和《楚云明慧禅师语录》。⑴行森是清代顺治康熙时禅僧,为清初名僧玉林琇之弟子。先从宗宝道独削染纳戒,后参雪峤圆信,次参玉琳琇于崇福寺。行森之法语为其门人超德等人所编,分上中下三卷。收在《乾隆大藏经》及《禅宗全书》中。本次整理以《乾隆大藏经》为底本,此版本将康熙间杭州圆照寺刊本中有关史料的部分删去,只存语录。⑵明慧,清代僧人,临济宗第三十四世,与雍正皇帝有交往。所传法语,出自雍正《御选语录》卷十九《当今法会》。本次整理一并收入《佛祖道影》所收明慧传。因为两部文献内容都不多,所以合并在一册中出版。
推荐六:《大道藏》(全四十一册)。道教形成于东汉顺帝时期,是我国颇具特色的本土宗教。其思想以老子、庄子哲学为根基,杂糅中国古代神仙方术之说,并涵盖医药学、养生学、化学、天文学、历法学、人体科学等众多古代科技的内容。《道藏》内容丰富,是道教典籍的集大成之作,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汉魏六朝以来道教经典,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道教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丛书,不仅广收道书,而且涉及古代儒家、医家等领域的著作,保留了大量罕见的传世文献,主体按三洞(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四辅(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十二类(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图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章表类)分类,颇具特色。《大道藏》是总括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的影印类著作,收道书近1500种,5500卷,对于丰富我国古代典籍面貌、领略中华道教文化风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推荐七:《黄文弼所获西域文书》。本书系统收录著名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黄文弼先生(1893—1966)于1928—1930年间在吐鲁番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发掘、搜集的中古胡语、汉语文书。分汉文文献、胡语文献两部分。汉文文献包括经、小学、子、集、文书等内容;胡语文献则包括历书、经济文书等内容。所有文献均刊布相关图版并转录文献文字,胡语文书的部分先作拉丁转写,再进行翻译。本书收录的文献分藏不同的公藏机构,这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搜集的珍贵材料,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诸如“斯坦因文书”“伯希和文库”这样的评价与利用。对这些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统一编号,整合出版,有助于恢复“黄文弼文书”原本的综合体面貌,更为学界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推荐八:《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石刻文献选编》(全二册)。本书收录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石刻文献200余件,内容涵盖建置、学校、水利、政绩等多个方面,记录了上海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碑刻中不乏书家墨迹,是上海地区文人收藏、碑帖鉴赏传统的体现。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将石刻文献结辑出版,以期向读者展示石刻文献的原始面貌,为上海史的研究提供更多线索。
推荐九:《医论医话精选集》(全十五册)。医论是专门论述医生个人学术见解的专著。医话则是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作。本书搜集了历代大量医家的医论和医话,不仅提供学习和研究医案,更能丰富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开阔视野,启迪思路。 本选集包含了《医衡》《医学源流论》《医门棒喝》《研经言》《医原》《华阳医说附鲁楼残简》《慎斋遗书》《止园医话》《丹溪心法》《蠢子医》《读医随笔》《医医偶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王乐亭指要》共15本丛书。中医药古籍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精神的价值。
推荐十:《蜀石经集存》(全五册)。本书经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授权,对于现存蜀石经残拓进行全面系统汇编影印出版,采用原大高清全彩印制,最大程度地呈现原拓原貌。分为五册,即《周礼》《春秋经传集解》《春秋穀梁传》各一册,《毛诗》与近代出土残石拓片并一册(包含《古文尚书》一块、《毛诗》重言两块拓片),《春秋公羊传》与《陈氏木刻蜀石经》《蜀石经题跋姓氏录》并一册。由虞万里、王天然二位先生分别撰写“序言”和“概述”,尽述蜀石经镌刻背景、经过,与流传、形制特点、文本来源等等;并附录了王天然先生对残拓文字的释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