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璀璨。其流传至今,浩瀚的典籍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京城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书香京城”的践行者,北京发行集团所属中国书店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秉承“为书找读者 为读者找书”为服务理念,推出“中国书店传统文化阅读书单”,以阅读书单的形式满足广大读者需求,搭建传统文化阅读桥梁,感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精神。

         “中国书店传统文化阅读书单”中的图书,选自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工委”)四十余家委员社所推荐的优秀经典作品,内容涵盖古典文学、历史著作等方面。我店将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每月发布一期内容,每期精选10种优秀图书作品分享给读者。并在琉璃厂地区读者服务部、古籍书店店内设立专架同步展陈线上阅读书单所推荐的作品,欢迎读者朋友亲临品鉴选购。

         推荐一:《蒙藏古版画集成》(全五十册)。本书由乌日切夫、翁连溪两位版画研究专家领衔主编,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蒙藏古版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集成》收录资料上起于元代,下至清末。图像资源涉及我国北京、内蒙古、辽宁、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市)、市、自治区刊印的蒙藏古版画,国外有蒙古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刊印和收藏品资料。共收录独幅版画1100余幅,雕版资料400余块,版印佛像集与书籍插图版画12000余幅。本书充分显示了蒙藏古代绘画、雕版、印刷、装潢等传统和技艺,并系统展示出蒙藏古版画特殊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本书是目前对蒙藏古版画最为全面系统地汇总和研究的文献资料,完善了整个中国古代版画史,具有里程碑意义。

         推荐二:《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全四册)。《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十七卷,以上海图书馆藏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为底本进行影印,全彩印刷。此本为卢文弨手批原本,有清黄彭年、黄嗣东跋。该书所载卢文弨批校,是卢文弨校勘《仪礼注疏》的主要成果,也是其《仪礼注疏详校》的基础。批校本中又有不少校语与《详校》相异。卢文弨的校勘,对其后的阮元等诸家刻本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次影印是对这个批校本的首次披露。

         推荐三:《武汉大学图书馆藏三朝〈明实录〉》(全五十册)。武汉大学图书馆所藏明武宗、世宗、穆宗三朝实录是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本(通行版本)、抱经楼藏本及广方言馆藏本这三大版本系列之外,数量较大、价值较高的《明实录》散藏本,均为抄本,总体上保存较好,卷数较多。其中,《武宗实录》五函三十一册,存卷一至一百六十四,共一百六十四卷;《世宗实录》十函六十册,存卷二十二至二百五十六、三百七至三百十八、三百二十一至五百六十六,共四百九十三卷;《穆宗实录》二函十六册,存卷一至三十六、五十二至七十,共五十五卷。均为首次影印。民国时期中研院史语所在校勘《明实录》时,非常重视武大图书馆藏《穆宗实录》。现在通行的影印本,只列武汉大学图书馆《穆宗实录》卷一至十三为其校本,世人亦多以为馆内只藏有明抄本《穆宗实录》,而不知尚有武宗和世宗二朝实录,导致这批珍贵史料未受到学界了解和研究。从内容看,武大图书馆藏三朝《明实录》可校正《明实录》通行版本的不少讹误,在某些部分的版本价值更高,甚至可补充其他版本缺失的内容,史料价值突出。本书影印出版,将大力推动明史研究及古籍整理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推荐四:《万历名家尺牍》。晚明万历朝以降,文坛、思想界风气开始活跃起来,涌现了一大批明清史上重要的士大夫。他们又与晚明政坛激烈的党争相融合,展示出晚明时代独特的士大夫社会生活。本书主要以万历五年丁科的江南进士群体为代表,这一批士大夫是拉开晚明时代帷幕的一代,其中政治、文学成就均明显高过万历二年甲戌科。本书选取此科中突出人物及其周边的交游代表,譬如状元沈懋学、会元冯梦祯,及沈思孝、陆可教、虞淳熙、瞿汝稷等士大夫。这些士大夫与精英团体,代表近世中国江南士大夫最有活力的代表,在百余年间的晚明时代,各自都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值得在学界得到更高的关注度。

         推荐五:《壬寅消夏录》(全三册)。本书是清末重臣兼收藏家端方(1861-1911)的书画藏品目录。共四十卷,全书内容详赡,卷一记录晋唐书画,卷二至卷七记录五代宋书画,卷八至卷十四记录元代书画,卷十五至卷二十三记录明代书画,卷二十四至卷四十记录清代书画,其内容对于考订流传、鉴赏作品、文献辑佚,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此次《壬寅消夏录》整理,以续修四库本为底本,以上海图书馆藏《壬寅消夏录残稿》一部十册作为校本及补充本。上海图书馆藏本中保留了二十八篇卷前目录,恰可与续修本互补,复原出完整的四十卷目录。它著录的藏品中也有百余件不见于续修本,有助于使后人了解匋斋藏品的全貌和编者取舍的标准。本次整理依据复原后的卷前目录,将两部稿本的内容重新拼缀复合,尽力恢复为删减之前的面貌。在点校整理的基础上,整理者还编制了人名作品名综合索引,使研究者更加有效使用此书。

         推荐六:《〈十王经〉信仰:经本成变、图画像雕与东亚葬俗》(全三册)。全书以详述中古时期《十王经》文图的出现与经本演变发展为核心,同时介绍中国各地与十王信仰相关的窟像寺殿雕绘,介绍十王信仰下的斋事践行与追福法会,讨论十王信仰由中国东传影响日本与朝鲜半岛,简述在近古及现代的各种艺术表达和宗教仪式中呈现的十王信仰,是十王信仰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对敦煌与各地发现和传世的《十王经》经本详加缀合、整理,梳理其版本及流传脉络;还实地考察、研究十王龛像和绢纸壁画,阐明地藏菩萨、十殿冥王信仰习俗之生成流变,说明十斋日丧葬习俗是以佛教观念与儒家思想为核心、融汇中外文化相关具体内涵而形成的,流行于中国以至东亚地区。该书包含900幅彩色插图,有助于读者了解古今丧祭仪式与生死修福习俗的产生与演变。

         推荐七:《文选新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鉴赏”以“回归元典”“文本细读”为基本思想,对中国传统经典进行现代解读,着重阐发其思想内核及当代意义,兼具学术研究之严谨精良与文化元典普及之简明通俗。本丛书第一辑计划推出5部,分别为《诗经新读》《楚辞新读》《韩非子新读》《玉台新咏新读》《文选新读》。《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收录自周代至南朝梁的诗文700余篇,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文学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文选》选材严谨、注重辞藻,所选的大多是典雅之作,在古代被视为文学的教科书。《文选新读》由杜志强教授编著,该书选择《文选》原文的精华内容近100则,分别予以简注、翻译与品鉴,力求原文选择精当、注释简明扼要,翻译准确晓畅,品读精要深入,以使读者通过本书能够深入了解《文选》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推荐八:《法国亚洲学会图书馆沙畹文库汉籍善本图目》。2024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经过细致择选、鉴定、编目而成的这部书,是复旦大学古籍所与法国亚洲学会合作项目正式出版的第一项成果,为国际学界利用沙畹文库的珍贵资料作出了独特贡献。本书收录的148种汉籍善本涵盖了经、史、子、集、丛五部,与沙畹文库所藏中国、日本、越南本汉籍均有,宋刻、明刻、清刻俱备的特色相配合,为研究这位汉学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对汉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编者采用每一书均附书影的图目形式展示汉籍,使得相关信息更直观易懂。本书为中法双语图书,不仅对各本进行中法双语著录,还附有中法文索引,为法语人士通过古籍了解沙畹这位学术大家提供了帮助,也为汉籍术语的法语翻译提供了参考。这将有助于以学术的方式推进汉籍在世界图书史中地位的确立,促进中法学术交流。总之,本书既是一部查检沙畹文库汉籍善本的工具书,也是一部专业学者研究汉籍版本的参考书,还是一部能够吸引读者了解欧洲汉学的学术著作。

         推荐九:《中国古代小说的精神世界》。本书选择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小说名作如《搜神记》《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阐释其艺术成就和文化内涵,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其对今人的启示。 这些古代小说名作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成功营造了一个个小说世界,真实、形象而深刻地折射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作为人生理想的最佳载体,小说编著者将自己的人生梦幻和思考感悟通过小说这一虚拟世界加以形象展示。

         推荐十:《上海图书馆藏稀见姓氏家谱丛刊 第二辑》(全五十六册)。稀见姓氏的家谱对历史学、姓氏学、人口学、民族学等学术研究具有特殊的历史文献价值。为使这份珍贵的文献数据得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兹由上海图书馆相关专家,从馆藏五百余种稀见姓氏家谱中遴选出一批精品或孤品,经整理将以《上海图书馆藏稀见姓氏家谱丛刊》形式分辑出版。本辑即为该丛刊之第二辑,其中包括《[芜湖]濮氏支谱》《[潍坊]潍县蒯氏族谱》《[苏州]钦氏世系考》《[丽水]东鲁端木氏小宗家谱》《[广灵]仝氏增修族谱》《[鄞州]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吴江]迮氏家乘前集》《[绍兴]茹氏家谱》《[绍兴]会稽郦氏宗谱》《[余姚]诸氏宗谱》《[滕州]滕县生氏族谱》《[湖州]吴兴钮氏西支家谱》《[苏州]吴中贝氏家谱》《[遂川]上官氏族谱》《[泾县]泾川后氏宗谱》《[无锡]锡山过氏宗谱》《[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常州]芮氏宗谱》《[镇江]銮村於氏重修族谱》《[无锡]前涧浦氏宗谱》《[嵊州]厚山竺氏宗谱》等23种,共分56册全文影印出版。

第四十一期“以书为媒”——中国书店传统文化阅读书单

2024年12月30日 09:10